首页 > AG新闻中心 > 酒店行业动态

AG真人视讯官网_AG亚游官网|票证留存的“时代记忆”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1:37    次浏览

票证留存的“时代记忆”金德华口述曹漫整理短缺商品都得凭票供应据我所知,其他各种各样的票证还有好多,什么肉票、水产票、糖票、煤球票、柴票、卷烟票、酒票、肥皂票等。五花八门的票证,成为当时购物的“第二货币”。那时,母亲最担心的是这些只有“麻将牌”那么大的票证丢失,总像宝贝一样收好,而且精打细算。因定量供应的商品不够吃,不够用,全家一天三餐常吃的是薄粥加清水菜,难得煮一次白米饭,动一次油锅,更不用说鱼肉了。节省下来的油票、水产品票等当家票证,一定要客人来才派大用场。春节未到,父母早早就开始做余缺调剂工作,将多余的烟酒票跟别人换肉或水产品票,肥皂票换糖票。除夕晚上煎的一碗红烧鱼叫做“元宝鱼”,谁也不肯下筷,常常是客人来了装装门面,客人走了再蒸蒸,到最后鱼都蒸散了。除了吃饭外,最让父母为难的还是缺布做衣。按人头分配的几丈布票,既要管衣穿,又要添置被褥,摊到7个人身上好比八个油瓶七个盖,怎么也摆不平。母亲就在自留地上种棉花、纺纱织布,做衣服。我至今记得,1966年3月,当我穿着一身土布做的衣服进萧山县城工作时心里乐滋滋的。七票八票带来的趣事和烦恼事1976年,我准备添置一些家具结婚用,打算要床、桌子、写字台、五斗柜等。可办起来非常吃力,请人做家具买不到木材,木材商店虽有产品,可又没有票证,好不容易弄到一些票证也不够,最后砍了自家没成材的树才置办好。有的物资紧俏,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到。一个寒风刺骨的凌晨,我去东门肉店买猪蹄,肉店门还未开,门前已人头攒动,我等了2个多小时,没想到营业员只接待了五六位顾客,就说猪蹄卖完了。我骑车赶到西门头几爿肉店,也扑了个空。第二天凌晨两点我就出门,排在队伍的第2位,总算买到了。如今,商品丰富了,这票那票的岁月一去不复返。尝过商品凭票供应酸甜苦辣滋味的我,至今还珍藏着一些粮票,怎么也舍不得丢,小小票证的兴衰变化折射出30多年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。》》》相关链接上世纪50年代,我国陆续实行副食品和日用工业品凭票凭证供应制度。当时凭票证供应的商品种类最多时曾达66种,除肉、鱼、蛋、食油、棉布外,还有火柴、肥皂、酱油、醋、香烟等。1993年,继布票、自行车券等票证家族其他成员退出历史舞台后,粮票、米票、油票、购物证“寿终正寝”,老百姓从此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。